(資料圖片)
11月3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共同承辦的“2022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經濟高峰論壇”在線上舉行。
在灣區科技與產業創新論壇圓桌討論環節,星源材質(300568)高管劉守貴表示,鋰電池四大核心組件為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星源材質成立近20年,近九成的營業收入來自鋰電池隔膜。
2012年伊始,星源材質批量出口韓國LG,是當時國內鋰電材料的里程碑事件。“我們主動‘走出去’,星源材質向海外出口鋰電隔膜,再到瑞典建設隔膜工廠;另外,我們‘請進來’,與海外設備廠聯合開發產線,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劉守貴表示。
近幾年,星源材質研發投入始終保持在5%左右。公司正建設第五代濕法生產線,產能比上一代提升50%。
“可以說國產隔膜從無到有,到獲得全球客戶的認可,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這其中正是持之以恒的研發投入得來的。”劉守貴坦言。
談及市場機遇,劉守貴認為,在全球氣候變化疊加能源危機大背景下,新能源行業高速發展是最為確定的一個事件。其中,鋰電池是技術和產業鏈最為成熟的一環,全球70%的產能集中在中國。
“新能源行業未來5-10年都將是一個高速增長期。”劉守貴認為。
談及未來挑戰,劉守貴認為,地緣政治影響下涉及進口的供應鏈面臨潛在風險。比如星源材質生產的鋰電隔膜,主要原料PP、PE以及生產設備還是依賴進口。一旦海外企業供應出現中斷,會對公司業務造成影響。除外,國外的碳稅、知識產權可能引起的糾紛,也都會對行業造成潛在威脅。
劉守貴建議,要解決目前復雜國際形勢下技術壁壘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集合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等資源要素一起攻堅技術難關。特別是基礎理論研究更加需要科研機構的參與,單靠企業的力量難以實現突破,也有助于產業鏈的進一步協同發展。
Copyright @ 2001-2013 www.yw38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