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1月3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發布《2022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菜刀不能拍蒜”的消費爭議也入選,位列第六。南都此前報道,去年7月,有廣州消費者投訴稱,用張小泉(301055)菜刀拍蒜,刀居然斷成兩截,其客服回應稱“我們的刀不能拍蒜”,引發熱議。隨后,一段關于張小泉總經理稱中國人切菜方法不對的視頻,亦迅速沖上熱搜榜首位。
中消協報告稱,2022年7月,知名老字號品牌張小泉因“消費者投訴菜刀拍蒜斷裂”引發輿論熱議。“拍蒜”本是公眾做飯最常見的場景之一,張小泉作為以傳統刀具聞名的老字號,客服一句“不建議使用這種菜刀拍大蒜、拍黃瓜”,讓消費者的樸素情感無法理解。“不能拍蒜的菜刀還算菜刀嗎”的質疑聲之下,是人們對張小泉沒有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批評。該事件也暴露出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之下,一些商家強推性價比畸低的產品,再通過所謂“消費者教育”完成收割閉環,讓消費者花了冤枉錢,又有苦說不出的行業痛點。
中消協報告還稱,輿論認為,作為有著消費者“情懷”加持的老字號,更應該在品牌和產品進化的同時,認清自身定位,瞄準市場需求,傳遞出對消費者習慣的尊重之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老字號品牌改良工藝流程、宣傳新理念打造差異化產品以拓寬銷路、提升利潤的做法本無可厚非,但不能忽視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更不能以所謂的“消費者教育”等營銷手段,改變“產品創新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消費者”這一初衷。
南都此前報道,“拍蒜門”引發熱議后,2022年7月15日晚,張小泉曾發布官方聲明稱,此次事件是由經銷商客服回復不當引發輿論關注,已向王女士贈送了新的刀。對于張小泉刀能否拍蒜的疑問,該說明稱,“一般而言,張小泉的常規刀具是可以拍蒜的”,但又稱“不是所有的刀具都適合用來拍蒜,一些硬度較高或者有專用用途的刀具如果用來拍蒜的話,有斷刀的風險”。張小泉相關負責人也向南都記者表示,“公司可能會研發專門用來拍蒜的刀”。
本以為風波就此結束。然而,僅僅3天后,同年7月18日,張小泉因總經理夏乾良曾經接受采訪時的發言,再次登上微博熱搜。夏乾良在采訪中表示,中國人學了幾十年的切菜是錯的,“所有的米其林廚師都不是這樣切的”。他在采訪中稱,“中國人的菜刀都是方方正正的,張小泉把菜刀前面的頭斜過來,那不是設計感,是消費者教育。”
同日晚,夏乾良在其個人社交賬號致歉稱,網傳視頻并非視頻的全部,且并未根據當時的情境和語境進行描述,因而引發誤解。他承認,公司從消費者反饋中發現自身品牌管理、產品管理、售后服務等存在諸多問題。對此,張小泉即將發起“斷刀召集令”項目,凡在國內購買的菜刀,若在過去五年內有斷刀事故發生的,都可用新刀換貨。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yw38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