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000876)此前對2022年業績預虧4.1億元到6.1億元的判斷,遭遇大幅下修。3月30日晚間,公司最新預計去年凈虧損額度在13.5億元到15.5億元之間。
對于此次大幅下修,新希望表示,公司已與負責年報審計的四川華信(集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了溝通,雙方在業績預告修正方面不存在重大分歧。
從邏輯來看,新希望大幅下修業績預告的起因,也與會計師事務所入場審計的推進有關。
(資料圖片)
今年一季度,生豬市場行情及北方地區疫病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華信會所進場審計后發現,由于上述變化,一季度各月(特別是2月和3月)生豬市場價格與此前公司預計的生豬價格有一定程度差異,而這些預測通常是公司以當期各月生豬期貨價格為主要基礎進行的。同時,山東、河北等北方區域生豬疫病影響程度也超出2022年末行業的預期。
雙重因素都遇到“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情況。由此,新希望2022年末部分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產生了在資產負債表日超出原有預期的減值。
從具體計提金額來看,新希望對去年12月31日的生物資產超出原有預期部分的減值進行計提,共計約12.35億元,其中消耗性生物資產增加計提減值4.88億元,生產性生物資產增加計提減值7.47億元。
這次計提直接導致了公司此前業績預告的下修。
從市場來看,今年一季度不少時間段內,生豬產業“沒走尋常路”,甚至出現節日期間旺季不旺等情況。3月以來,受供應端充足、消費端相對疲軟延續影響,國內生豬價格持續低迷,市場交易價一度跌破15元/公斤。因此,新希望的大幅下修業績,可以看作對市場變化端的反饋。
今年1月31日,新希望曾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預計凈虧損4.1億元-6.1億元。相對于2021年高達95億元的虧損來說,已經實現了大幅減虧。
據當時介紹,公司持續在種豬配種、產仔,育肥豬料肉比、成活率,非瘟防控等方面工作中提升管理水平與生產指標,使得生豬養殖成本下降明顯,并疊加去年下半年生豬行情回暖的有利因素,使生豬養殖業務大幅減虧。
從產業屬性考量,生豬本身就是周期性行業,在企業穿梭其間的過程中,動物疫病的暴發與傳播、飼料原料價格的大幅波動、畜禽價格的周期性大幅波動、環保政策的變化、食物安全問題的發生等因素都會給企業和產業帶來風險。新希望的業績下修,既是在財務數據預判方面的及時應對,也可以視為基于產業特性的一次風險預警。
那么這次下修是否意味著財務數據相關風險的“一次性出清”呢?
從此前新希望披露情況來看,公司對后市還是持樂觀態度的。今年3月,新希望接受調研時表示,2023年豬價總體中性偏積極,豬價短期內受到了二次育肥帶來的影響,但全年應該是前低后高,部分月份應該會超過20元/公斤。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雖然市場低迷,但是大型豬企卻越來越受到機構調研的青睞。這背后可能折射出機構資金逢低布局的意愿。
昨日新希望還披露了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金、嘉實等頭部機構與新希望進行電話會議連線,就公司經營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新希望也明確,生豬產業方面,過去兩年公司打好了生產、養殖的基礎,現在雖然階段性的完全成本略有提升,但預計不會對2023年下半年成本下降、出欄目標構成太大影響。今年全年來看,一季度成本會升高一些,但隨著后期斷奶成本降低、生產效率提升,二季度到四季度的成本應該可以逐步下降。
標簽:
Copyright @ 2001-2013 www.yw38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新聞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18864號-1
網站所登新聞、資訊等內容, 均為相關單位具有著作權,轉載請注明出處
未經彩迅新聞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 聯系我們: 291 32 36@qq.com